返回列表
一、危害症状
1、花生根腐病。俗称“鼠尾”,各生育期均可发病。花生播后出苗前染病,侵染刚萌发的种子,造成烂种不出苗;幼苗受害,主根变褐,植株枯萎;成株受害,主根根茎上出现凹陷长条形褐色病斑,根部腐烂易剥落,没侧根或很少,形似鼠尾。地上植株矮小,叶片黄,开花结果少,且多为秕果。
2、花生茎腐病。俗称倒秧病、掐脖瘟。花生生长前期和中期发病,子叶先变黑腐烂,然后侵染近地面的茎基部及地下茎,初为水浸状黄褐色病斑,后逐渐绕茎或向根茎扩展形成黑褐色病斑,地上部分叶片变浅发黄,中午打蔫,第二天又恢复,严重发病时全株萎蔫,枯死。
二、发生特点
花生根、茎腐病在连作地块上发病重;土层浅、砂质地、低肥力地,花生生长弱,抗病力差发病重;春播花生,尤其是播种早的地块上根腐病发病重;苗期多阴雨、湿度大的年份根腐病发病重。地膜花生根、茎、果病普遍发生,一般病株率达到3%~15%,严重的达到80%。
三、发病原因
1、土壤带菌、种子带菌、粪肥带菌是病害传播蔓延的内因。尤其是花生收获季节,多连续阴雨天气,花生壳大多有霉点,种子带菌率高利于该病发生蔓延。
2、花生根腐病、茎腐病在我市的邻近省份均有不同程度发生,近几年发病较重,土壤、粪肥,病残体,种子中的病原菌连年积累,通过种子、雨水径流、大风等互传,为次年发病提供了菌源。
3、我市较大面积花生种植在土层浅、肥力低、保水保肥能力差的岗丘土壤区域,花生生长势弱,抗病力低,致病害重。
四、防治措施
1、实行轮作。轻病田隔年轮作,重病田轮作3~5年。与小麦、玉米等禾本科作物轮作,避免与大豆、红薯套种、间种。
2、收好、管好种子。做种用的花生要及时收获,及时晒干,存放在通风、干燥处,防潮、防霉。
3、播前种子处理。播种前精选无病种子,晒种,同时进行种子处理,可用种子重量0.3~0.5%的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2.5%适乐时种衣剂按1:500(药:种)进行包衣。
4、深翻改土。花生收获后及时深翻土地,以消灭部分越冬病菌,精细整地,提高播种质量。
5、抓好以肥水为中心的栽培管理。合理施肥,注意施用净肥,增施腐熟的有机肥,追施草木灰;整治排灌系统,提高防涝抗旱能力,雨后及时清沟排渍降湿;在花生生长季节,及时中耕除草,促苗早发,生长健壮,增强花生抗病能力。及时拔除田间病株,带出田外销毁。
6、化学防治。花生齐苗后,加强检查,发现病株后立即防治,封锁中心病株,亩用7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~800倍液或40%甲基立枯磷600倍液灌墩,间隔10天灌一次,连灌2次,上述药剂交替使用,效果更好。
花生根结线虫病防控技术
在中国危害花生的根结线虫主要有两个种,即北方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,主要随病土、有病根部和果壳上的虫瘤等进行传播扩散。根结线虫的寄主范围很广,能侵染豆科、十字花科、锦葵科等18科80余种植物。甘薯是非正常寄主,能侵染但不能发育完成世代,可用作轮作作物。
一、为害症状
花生能入土的部分,线虫均能危害。被害后,地上部分植株矮小、茎叶萎黄,根系紊乱,整块地常出现成片高低不平的长势。
1、株叶症状:播后一个月左右开始显出,叶小而黄,以后植株逐渐矮小、花少、生长不良。
2、根系症状:线虫幼虫从根端侵入,播种一个月左右,主根尖端出现纺锤形肿胀(根结)。初白嫩光滑,后变成淡黄或深黄色,根不再向前伸展。在根结上又长出很多毛根,这些毛根再被侵染膨大成根结。这样多次重复侵染,使整个根系形成乱发似的“须根团”,上面粘附着很多细土粒,很难抖掉。阴雨天还有腥气味。
根结是由根尖膨大变成的,为光滑纺锤状,以后由于多次生出不定根(次生根),以及虫体变化而形成不规则的毛疙瘩状,这是辨认花生根结线虫病株的主要依据。病株根系末梢纤细,如不深挖轻提很难把全部根系拔出,使虫瘿全部落入土中,作为翌年病源。
3、果壳症状:花生果上的症状,只发生于果壳外面和果柄上,在刚形成的嫩果上就可以见到。初为乳白色肿胀突起,后突起增大,撑破外皮,露出褐色枯朽内层,很象烂疮痂,所以叫他疮痂突起。这是检验果上是否带病的决定性依据,一般果上带病率只有0.1%左右。
4、危害情况:受害花生一般减产20%~30%,严重时达70%~80%,个别严重地块绝产。病原线虫主要侵染花生地下部分的根、果及果柄,花生播种后胚根伸出,侵染期幼虫从根端侵入,根端逐渐形成纺锤状或不规则状的虫瘿,随后从虫瘿上长出幼嫩的毛须根,线虫再次侵入,又形成新的虫瘿,经过多次反复侵染,使整个根系形成“须根团”。荚壳上的虫瘿呈褐色疮痂状突起。幼果上的虫瘿乳白色,略带透明状,根部及果柄上的虫瘿形成葡萄穗状虫瘿簇,整个植株萎蔫不长,叶片黄化瘦小,叶缘焦灼,盛花期病株与健株大小相差悬殊,很易识别。
二、防控措施
1、实行检疫:病区花生不要调入无病区,如必须引种时,一定要将果壳剥去,只调果仁。要实行产地检疫,建立无病繁种基地,提供无病种子。
2、轮作:与非寄主作物如玉米、小麦或甘薯轮作3年以上,防治效果明显。轮作时注意施净肥,防止灌水及带病工具传病。
3、改土增肥,刨晒病根,清除病残物:花生根结线虫病的重病区在收花生时,要深挖病根,就地脱果去根,充分曝晒,可杀死根上线虫,并把病根、落场土、病荚果清出田园,深埋或烧毁,未经处理不可垫圈、沤肥。
4、药剂防治:以灭克磷与甲拌磷混用,播种时施于播种沟内,还可用25%益舒宝GR等,施于拌种沟内防治效果较好。
春花生栽培技术
一、选种及种子处理
选择优质、高产、粒大的花生品种,选用粒大饱满的作种子。选好的种子可用拌种剂拌种,常用的拌种剂为多菌灵可湿性粉剂,用量为种子重的0.3-0.5%,以确保苗全苗壮。
二、配方施肥
施肥应做到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。一般每亩施土杂肥1500-2000公斤,硫酸钾复合肥不低于40公斤左右(每亩),硼砂1公斤(每亩),并精细整地。
三、适期播种,地膜覆盖
花生适播期一般在4月下旬左右,密度每亩9000—10000墩为宜,每穴播两粒种子。采用高垄双畦栽培,畦面宽80-85厘米,种两行花生,行距25厘米,穴距18厘米。每亩用50%的乙草胺100-150毫升兑水50-75公斤喷洒地面,以防除杂草。覆膜,覆膜时应注意拉紧、压好。
四、加强田间管理
当花生顶土时,要注意破膜引苗,并在膜孔上盖一些湿土,等子叶出膜后再破墩清棵。
开花前后遇旱应及时浇水,但不要大水漫灌。当花生株高40厘米或基本封行时,应喷洒浓度为50-100毫克/公斤的多效唑水溶液,以防花生徒长。
五、防早衰
由于地膜覆盖,花生生长发育早,后期易出现早衰,在花生结荚期至成熟期,应进行根外追肥,可叶面喷施1-2%尿素溶液或0.2-0.3%的磷酸二氢钾溶液。
六、防治病虫害
花生根结线虫病是花生生产区的主要病害,一般可用乐斯本等杀线虫剂处理土壤,多施腐熟的有机肥提高地力,轮作换茬,可与小麦、玉米等高秆作物进行2-3年轮作。
花生叶斑病,每亩可用50%的多菌灵1000-1200倍液或75%的百菌清600-800倍液防治,每隔10-15天喷一次,连续喷2-3次。
花生虫害主要有蚜虫和蛴螬。蚜虫每亩用40%的氧化乐果乳油100毫升兑水50公斤防治。蛴螬每亩可用3%的辛硫磷颗粒2-3公斤撒施到花生墩附近,结合锄草或培土,将药埋入土内。或用5%的辛硫磷乳油0.5公斤或40%的甲基异柳磷0.5公斤兑水500-800公斤灌墩。
七、适时收获
当70%左右的荚果已成实饱满时,再进行收获,切忌抢青,以防花生减产。
花生锈病
全国各花生产区均有发生,南方重于北方,由花生柄锈菌)真菌引起,仅为害花生。
症状
先在叶片背面出现小白斑点,以后变黄、隆起、变褐,表皮破裂,散生锈褐色粉末,即锈菌的夏孢子堆和夏孢子。叶片正面的孢子堆比背面的小。随孢子堆增多,叶色变黄,干枯脱落,全株枯死。严重时植株成片枯死,远望如火烧状。雨量多、湿度大则发病重;过度密植、偏施氮肥、植株生长过于繁茂、田间郁闭、通风排水不良也易引起锈病严重发生。
防治方法:
1.农业措施 增施有机肥和磷、钾、钙肥;高畦深沟、清沟排水,提高植株抗病力。
2.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,用20%粉锈宁乳油1500-2000倍液或12.5%唏唑醇(速保利)可湿性粉剂4000-5000倍液喷雾防治。
花生叶斑病
花生叶斑病包括黑斑病和褐斑病,是花生上常见的两种叶部病害,在田间常同时发生,症状相似,主要造成叶片枯死、脱落,发生普遍,一般减产10%-20%,严重的可达40%以上。
一、症状
主要发生在花生生长的中后期,褐斑病始发期比黑斑病稍早,因此国外把前者称做早斑病,把后者称做晚斑病。两种病害都以为害叶片为主,也可为害叶柄和茎杆。
两种病害发病初期均形成褐色小点,扩大后在叶片上形成褐色圆形病斑,在叶柄和茎杆上形成褐色椭圆形病斑。两种病害的区别在于:黑斑病的病斑较小,直径多为2~5mm,病斑颜色较深,呈黑褐色,且叶斑正面和背面颜色基本相同。老病斑周围常有淡黄色晕圈,在叶片背面病斑上产生大量黑色小点(子座),排列呈同心轮纹状。褐斑病的病斑较大,直径4~10mm,病斑颜色较浅,叶斑背面比正面更浅,一般正面为茶褐色,背面则为黄褐色,初期病斑就有明显的黄色晕圈。主要在叶片正面病斑上产生小黑点(子座),散生且不明显。潮湿时,两种病害在小黑点上均产生灰褐色霉层(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)。严重时,一张叶片上病斑可达几十个,造成叶片干枯、脱落,茎秆枯死。
在7~9月份若降雨多,较高的温度和湿度发病就重。连作田比轮作田发病重。土壤肥力差,生长衰老,分枝稀少的植株黑斑病发生重。肥料充足,枝叶茂盛的植株褐斑病发生重。品种间发病轻重存在差异,一般直立型品种较蔓生型品种抗病,同一品种幼嫩器官、生长前期较抗病。
二、病害控制
根据黑斑病和褐斑病的发生规律,病害控制应以农业防治为主,注重消灭初侵染菌源,选用抗病品种,必要时进行药剂防治。
1、花生收获后要尽量清除田间病残组织,及时翻耕,实行轮作。
2、选育种植抗病品种,目前生产上还没有高抗和免疫品种,可种植较抗病的鲁花9号、鲁花13号、鲁花11号、群育101、P12等品种。
3、及时喷药防治,发病初期可喷施30%百科、40%大富丹、50%丰米、12.5%速保利、80%喷克、75%百菌清、50%多菌灵、75%代森锰锌、50%胶体硫等,喷药时可加入0.1%助杀或害利平做展着剂,一般15d左右喷1次,共2~3次,有较好的防病增产效果。
花生缺素症的诊断与补救
缺氮:幼苗不壮,植株矮小,叶黄而薄,开花少,根瘤形成不正常。措施:前期缺氮每亩施艳阳天高氮复合肥8公斤(或尿素5公斤),后期缺氮每亩用0.5~1.0公斤尿素兑水60公斤,充分溶解后叶面喷施。
缺磷:植株生长缓慢、茎秆细弱,叶片蓝绿色,向上卷曲,叶缘出现红线,开花迟,成熟迟,且空荚率高。措施:苗期缺磷每亩施7~10公斤过磷酸钙,后期缺磷可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50克兑水50公斤或1.5公斤过磷酸钙兑水75公斤浸24小时过滤后喷施。
缺钾:茎蔓细弱,叶色暗绿,叶缘焦灼干枯壮并向下卷曲,有黄斑,分枝尖端发红。措施:前期每亩施5公斤钾肥,中后期用磷酸二氢钾100~150克兑水50公斤喷施。
缺钙:根细弱、幼嫩茎叶变黄,生长缓慢,叶背有斑点,秕果多,空壳率高。措施:每亩施30公斤石灰粉。
缺钼:根瘤瘦小,抗逆力差,植株上部表现为典型的缺氮症状。措施:每亩用10~20克钼酸铵兑水50~60公斤喷施。
缺硼:植株矮小,下部丛生,叶色暗绿,叶片皱缩,且增厚变脆,老叶尖端发黄,向外逐渐扩大,叶缘干枯,叶片出现棕色斑点而枯萎掉落,空壳率高。措施:每亩用硼砂50~100克,兑水60公斤喷施。